主管护师考试考前预测试卷(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小脑疾患步态呈
A.蹒跚步态
B.慌张步态
C.跨阈步态
D.洒醉步态
E.共济失调步态
2.在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胆盐
B.乙醇
C.Hp感染
D.非甾体类药物
E.胃酸与的蛋白酶
3.支气管扩张常见病因不包括
A.麻疹
B.百日咳
C.急性呼吸道感染
D.肺癌
D.肺结核
4.引起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葡荀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5.乳房淋巴液输出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经肋间淋巴管一胸骨旁淋巴结
B.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一腋窝淋巴结
C.经胸大、小肌间淋巴结一锁骨下淋巴结
D.经皮下交通淋巴管一对侧
E.经深部淋巴网一肝脏
6.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肺炎杆菌 D.大肠杆菌 E.乙型链球菌
7.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管损伤
C.血小板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减少 E.弥教性血管内凝血
8.反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
A.空肠
B.回肠上端
C.回盲部
D.升结肠
E.乙状结肠
9.急性肺水肿用乙醇湿化吸氧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氧气中毒
B.减轻呼吸逍刺激
C.利于对氧气消海
D.促使CO2的排出
E.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中毒症状的原因是体内大量堆积了
A.乙酰胆碱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左旋多巴
11.内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
A.滑膜炎
B.血管炎
C.骨质增生
D.软骨增生
E.免疫复合物沉积
12.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累计的部位主要是
A.关节腔
B.肌肉和筋膜
C.肌腱和腱膜
D.关节周围肌肉
E.关节软骨和骨质
1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支原体 E.衣原体
14.心前区疼痛发生的机制是
A.各种因素刺激支配心脏、主动脉或肋间神经的传入纤维
B.各种因素刺激心肌细胞
C.各种因素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张力亢进
D.各种因素刺激引起恐惧、焦虑加剧
E.各种因素刺激胸膜壁层
15.目前已知促发原发性肝癌的两种肝炎病毒是
A.甲型和乙型
B.甲型和丙型
C.乙型和丙型
D.乙型和丁型
E.丁型和戊型
1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导致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肠道积血致血氨增高 B.微循环障碍 C.肝缺血缺氧 D.脑缺血缺氧 E.肾脏血流量减少
17.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起始因素是
A.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 B.急性肾炎治疗不彻底 C.细菌所致化脓性炎症
D.免疫介导性炎症 E.超负荷蛋白饮食
18.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多发 生于女性的
A.儿童期 B.青春期 C.绝经期前 D.绝经期后 E.老年期
19.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寒冷 B.食物 C.疲劳 D.阳光照射 E.营养缺乏
20.瘫痪病人肢体可脱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其瘫痪程度是
A.0级 B.Ⅰ级 C. Ⅱ级D.Ⅲ级 E.Ⅳ级
1.答案:D
解析: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疾病、酒精及巴比妥中毒。A项,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B项,慌张步态见于帕金森病患者;C项,跨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E项,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病变患者。
2.答案:E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起关键作用的是胃酸,胃酸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
3.答案:C
解析: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所引起。病因以婴幼儿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肺结核、重症肺炎、COPD、肺癌等也可引起。C项,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引起支气管扩张。
4.答案:B
解析: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风湿性心瓣膜病。
5.答案:B
解析:乳房淋巴液输出有四个途径:①向外上:大部分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一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②向内:内侧部分经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③两侧乳房皮下的淋巴管有交通支;④乳房深部淋巴网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肝。
6.答案:B
解析: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肺炎,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球菌。
7.答案:A
解析:因白血病细胞增生、浸润,抑制了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生长,其中血小板的减少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8.答案:C
解析: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正常生理情况下,肠内容物通过回盲部括约肌之前滞留于回肠末端时间较长。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而结核分枝杆菌容易侵犯淋巴组织。因此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回盲部。
纠错笔记
9.答案:E
解析:肺水肿病人肺泡内渗出过多,会产生大量泡沫性痰,堆积在肺泡内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乙醇可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纠错笔记
10.答案:A
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胆碱酯酶失活,故造成体内乙酰胆碱大量堆积。
11.答案:A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关节滑膜炎、类风湿血管炎、类风湿结节。
12.答案:E
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累及的部位主要是关节软骨和骨质,以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最多见。增生形成的肉芽组织血管翳逐渐覆盖于关节软骨表面,软骨下骨,使骨小梁减少,骨质疏松。
13.答案:C
解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
14.答案:A
解析: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神经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脊髓段,传至大脑而产生心前区疼痛感。
15.答案:C
解析:约1/3原发性肝癌病人有慢性肝炎史,肝癌病人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肝炎标志物的阳性率可达90%,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
16.答案:A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积于肠道导致血氨增高,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17.答案:D
解析: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不明,仅少数是急性肾炎发展所致。大多数慢性肾炎起病即属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无关。发病的起始因素是免疫介导炎症,多数病例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非免疫性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如高血压、超负荷的蛋白饮食等。
18.答案:C
解析:慢性型多见于40岁以下育龄期女性,表现为月经过多。
19.答案:D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紫外线照射、体内雌激素水平、某些药物(普鲁卡因胺、肼苯达嗪、氯丙嗪)、食物及感染有关,其中紫外线与SLE关系最密切。在以上因素作用下,易感机体丧失正常免疫耐受性,不能正确识别自身组织,继而出现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尤以抗核抗体(ANA)为重,体液和细胞免疫紊乱,导致组织炎症性损伤。
20.答案:D
解析:肌力按程度分为:0级: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Ⅱ级:肢体可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Ⅲ级:肢体能脱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Ⅳ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较弱;V级:肌力正常。
更多押题请联系好大夫老师:
更精更准,医考就选好大夫 www.hdf123.com 微信公众号:hdfhkzj
电话:027-87893888 15377057985微信同号
好大夫教育,通过率93%以上,考点覆盖100%,大品牌.值得信赖,轻松复习,快速拿证晋升职称,医护药技考试辅导和考试咨询,扫码上面的二维码或者加微信号在线咨询:15377057985,陈老师(微信请扫码上面二维码)
好大夫教育网www.hdf123.com医学题库免费下载,用好大夫app刷题练题,争取早日拿到执照!关注官方微信号:好大夫护考之家:hdfhkzj,好大夫医考之家:hdfykzj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下载好大夫app。